金秋十月,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百亩红薯田正在紧锣密鼓的赶着收获,一簇一簇的红薯藤下面累累硕果,田地里一百多个工人从早忙到晚,一刻不停歇,红薯个个颜色鲜亮,条形细长,大小均匀,四五辆车排成了长队,等待着装车发货……这是太和县种粮大户苗新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苗新是一位“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他虽然看起来年轻,但已经创业9年了。苗新2013年毕业于山东财经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单位担任管理培训生,2015年初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毅然决然的放弃外企高新工作回家创业,成立了安徽省水成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红薯的制种育苗种植储存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最初,苗新由于没有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支撑,他就主动联系太和县农广校,希望可以多学到点农业的知识,没想带这一学就是四五年,从开始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电商培训,到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班。他说:“每一次培训,每一次学习都能学到对自己有用的新知识,同时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老师、同学,把这些新的知识应用到大田作物中,指导实践。”据苗新介绍,他在老家承包200亩土地种植红薯、在阜阳市颍州区种植红薯300多亩,其中大棚种植120亩,建有冷库5个,注册有甘薯商标 “徽工坊”,并成功申报绿色食品。在甘薯种植过程中,苗新注重运用新技术,整地、旋耕起垄施肥、秧苗移栽、植保、灌溉、控旺、杀秧、起薯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大大提升了种植质量、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他带动群众种植红薯3000多亩,并把红薯销售到南京、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年销售额3000余万元,收益200多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苗新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甘薯产业链栽培管理技术,并不断的总结完善,传授给周围的群众。对前来取经的种地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他总是有求必应,并手把手教学,亲自培训种植户和工人。为了能把红薯种好,苗新每年开车数万公里指导教学,把自己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弯路、挫折整理在自己的讲课课件中,为了能让种植户少走哪怕一点点弯路,他觉得都是值得的。他每年都要举行大小培训数十场,培训1000人次以上,指导农户种植2万余亩,并带动周边县市众多农户种植甘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苗新的科学种薯技术也收到了广大的种植户及父老相亲的肯定,各级领导纷纷对苗新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褒奖,同时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现在苗新成为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课题研究组的一员,每个月享受科研经费和津贴,致力于提高红薯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薯田里种出新“薯”光!苗新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个千百年亘古不变的真理。